本港進入流感高峰期,連帶新冠感染數字攀升。而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症狀極為相似,其中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等;若出現「久咳不癒」的慢性咳嗽情況,一定要及早治療。
註冊中醫師麥俊堅向本報分享「慢性咳嗽」成因及影響,指出從中醫角度上,咳嗽可以簡單分為「外感」和「內傷」兩類:
外感:人體中的「正氣」無法抵禦外來的氣溫驟變或者環境變化,風、寒、熱等「邪氣」從皮膚毛孔之間或鼻竅進入人體,導致肺氣不利,引發咳嗽。
內傷:生活作息、精神壓力和天生稟賦等個人因素所引起的咳嗽。
而「外感」和「內傷」並非單獨存在,咳嗽多數是兩者兼夾。因此,治療時需要衡量外感與內傷的輕重。
部分身體虛弱的人士,在流感、新冠和其他的上呼吸道感染大致痊癒後,容易遺留慢性咳嗽。
慢性咳嗽4類人適合的益肺藥材
麥醫師解釋,慢性咳嗽之所以長期不癒,因邪氣可以潛伏於肺部;每當身體虛弱或生活不慎時,就會出現頻頻咳嗽。此時,中醫會按望聞問切了解病邪深淺,根據咳嗽病人的體質和症狀,辨別寒與熱、痰與燥、氣滯與氣虛等,考慮使用溫肺補肺或升提宣肺等不同的方法,處方合適的中藥方劑,幫病人驅除深伏的痰邪或寒邪。
用藥方面,醫師針對4類人,推薦各適用的驅邪益肺藥材:
一、寒邪伏肺人士
多以溫熱中藥驅散
* 桂枝、荊芥、紫菀、白前等
二、燥邪留連人士
適合潤肺生津藥材
* 沙參、麥冬、玉竹、蘆根、玄參等
三、氣虚者
適合溫肺補肺藥材
* 黃耆、黨參、百部、款冬花、五味子等
四、痰多者
配合利濕藥材
* 陳皮、砂仁、厚樸、白芥子、白豆蔻等;
* 或茯苓、車前子、薏苡仁等。

資料來源:晴報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