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值當造的秋葵,除了可促進腸道蠕動,更有助控制血糖!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(下簡稱「農糧署」)近日訴說食用秋葵的好處,介紹5種食法,以及一招料理方法保留最佳口感。
秋葵5種食法
農糧署日前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,每年的4至9月為秋葵的主要產季,是夏季當季蔬菜之一;它富含維他命A、β胡蘿蔔素、鈣、鎂、鉀及水溶性纖維果膠,其熱量熱量低兼營養豐富,有助腸胃蠕動、解決排便問題。
該署又分享秋葵的5種食法:
1.冰鎮
先把整根秋葵氽燙1至2分鐘,氽燙後撈出再放
2.拌醬
整根氽燙後淋上胡麻醬。
3.蒸煮
切碎後與雞蛋一同蒸煮。
4.炒拌
切丁後連同肉末、蒜頭、辣椒炒拌。
5.烤焗
切片後灑上胡椒及麻油,放進焗爐烤焗。
農糧署指出,秋葵的黏液由水溶性膳食纖維組成,保護腸胃、幫助消化。秋葵料理前可先保留蒂頭,再以流動清水洗去表面細毛,或以削皮器將蒂頭去皮後再料理,避免黏液流失;若為整根汆燙,則建議1至2分鐘後即可撈出,再放入冰水冰鎮可保留口感。
助控制血糖促進腸道蠕動
台灣營養師劉純君亦於健康資訊專頁《健康2.0》撰文,秋葵可促進腸胃蠕動,主要因為它含有很高的水溶性膳食纖維,包括水溶性纖維果膠、半乳聚糖及阿拉伯膠,有助增加飽足感,從而間接幫助控制體重;而且果膠和纖維能延緩醣分的吸收、促進腸道蠕動,有助控制血糖及加速排出廢物。
另外,秋葵有高含量的鉀質,每100克就含299毫克鉀離子,屬於高鉀食物,有助身體代謝鈉離子,從而達到降血壓、排鈉消水腫等效果。故此秋葵除了適合一般愛吃澱粉質的人,或愛吃大魚大肉的肉食主義者,亦適合經常抱怨「水腫肥」的女性食用。
對於喝秋葵水有助降血糖兼減肥的說法,營養師直言「光喝秋葵水無法控糖」,最好的辦法其實是連同秋葵一起吃,把秋葵外面的粗纖維,以及裡面的水溶性纖維一起吃掉,才能真正發揮秋葵的功效。
3類人不宜食秋葵
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師賴博政則提醒,秋葵屬錦葵科的草本植物,屬於食物而非中藥材,不過它本身具有利尿通淋、通經下乳的作用,在古代經常用於改善小便斷續、解尿疼痛、喉刺痛、婦女產後乳汁稀少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近年有研究發現,秋葵具有延緩醣類吸收的控糖作用、降膽固醇,甚至有助防治糖尿病。
不過,秋葵性味偏寒涼,以下3種體質的人士不建議食用:
-虛寒體質者:平時容易較怕冷、容易手腳冰冷、胃口不佳者均不適合,過量食用容易令虛寒症狀加重。
-常腹瀉人士:經常腹瀉代表脾胃運化水穀功能不佳,導致消化功能不良;過量食用太冷或太熱的食物容易影響腸胃道功能,故需適量食用。
-生理期分泌物偏多的女士:「帶下」疾病一般屬於寒濕或濕熱體質,進食偏寒涼食物會增加帶下分泌物,故不建議多吃。
資料來源:晴報
Comments